当前位置:8点新闻网保健知识食疗养生

蝙蝠通过免疫抑制毒素促进病毒传播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来源:网络 | 作者:Admin | 发表时间:2022-03-16 03:33:20

  科技日报昆明3月14日电 (记者赵汉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牵头的团队,近期从蝙蝠唾液腺中发现一个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多肽毒素。这种免疫抑制毒素通过抑制白三烯A4水解酶活性而发挥免疫抑制功能,在宿主局部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同时促进病毒传播。《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了这一重要研究成果。

  蝙蝠被认为是许多微生物的潜在宿主,尤其是其口腔被认为是微生物的储藏库,其中部分微生物可以感染其他动物和人类而导致人畜共患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病毒之所以在蝙蝠体内滞留,是由于蝙蝠具有免疫耐受机制。口腔作为病毒进入和溢出的通道,意味着蝙蝠口腔可能是一个免疫耐受场所,使蝙蝠免疫耐受的口腔宿主因子可能促进微生物驻留和传播。

  赖仞课题组联合陆军军医大学邓国宏教授团队,最近从大足鼠耳蝠的唾液腺中发现一个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多肽毒素MTX,它具有抑制白三烯A4水解酶、胰蛋白酶、纤溶酶和弹性蛋白酶功能,而有抑炎和促炎作用的双功能金属酶——白三烯A4水解酶,对机体免疫调节尤其重要。在活性检测实验中发现,该毒素仅抑制白三烯A4水解酶的促炎产物白三烯B4的生成,显示其独特的炎症抑制特征。这意味着该免疫抑制毒素是蝙蝠局部形成免疫耐受和免疫防御平衡的微环境、使得病毒得以长期驻留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研究证明施用了MTX的细胞以及小鼠更容易受到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这种易感染的结果,与感染初期的炎症因子、抗病毒因子、趋化因子以及免疫细胞趋化数量的降低有关,由于感染加剧最终导致更严重的细胞和组织损伤,进一步显示出其免疫抑制机制的促病毒感染作用,为病毒的水平传播提供可能。

  这种蝙蝠天然宿主免疫抑制蛋白的首次发现,为未来研发安全高效的抗免疫风暴药物提供了良好的候选药物模板。




免责声明: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Tags:

作者:Admin
  • ·上一篇文章:交通运输部:2022年预计新增铁路新线3300公里以上
  • ·下一篇文章:深交所公告:将理想汽车调入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名单
  • Copyright © 2012-2021 8di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邮箱:18376553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