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四有” 让重庆成为“对的城”
让重庆成为“对的城”
城市管理“四有”
垃圾分类指导员在为社区居民作宣传。有温度
“马路办公”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
2018年初,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发出“管理城市的人,办公室应该在马路上”的号召。
“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张淑钰说,“马路办公”是群众眼中最亲民的办公,也是城市管理最暖心的好方法。它让城市管理问题从“办公室看”变成“马路上办”;从“层层转办”变成“马上就办”;从“研究办理”变成“现场办理”。
九龙坡区华福路是主城通往中梁山以西、内环以外的主要货运大通道。由于这条路上的重车、货车多,再加上沿线施工工地多,群众多次投诉反映华福路沿线噪声、扬尘污染问题。
今年7月,市城市管理局与九龙坡区相关部门联合开展“马路办公”,对华福路相关问题进行现场督导,并现场安排华福路相关问题的具体整治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截至目前,各级领导干部“以路为岗”,节日无休,已累计“马路办公”11.7万次,“马路办公”已累计发现、交办、督办问题36.3万个,按期整改率超过99%。
有靓度
首创“垃圾分类四级分类指导员制度”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今年年初,重庆市围绕垃圾分类,做好顶层设计,推出了“生活垃圾分类四级分类指导员制度”,按照“市级、区县、镇街、社区”建立四级指导员队伍,对生活垃圾分类行为进行指导和监督,提高居民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
与其他城市的分类指导员相比,重庆“生活垃圾分类四级分类指导员制度”通过级级压实责任,每一级分类指导员的工作都深入到基层一线,进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主战场”。
“这为生活垃圾分类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中国城市繁荣指数调查评价委员会秘书长吴佳芯说,通过大数据定向采集发现,重庆这一做法在全国属创新之举,“生活垃圾分类四级指导员制度”因此也荣获“中国繁荣城市管理创新范例”。
据统计,目前,重庆市四级指导员队伍已经超过了5000人。目前,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实现垃圾分类体系全覆盖,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体系覆盖48个街镇、367个社区、161万余户居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28%。
有高度有精度
“七大工程”“大城三管”“增颜值提气质”
今年国庆节,重庆全城点亮“中国红”,“祖国万岁”主题灯光秀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因为太受市民和游客欢迎,主题灯光秀延长了半个多月才结束。
今年,重庆启动实施治乱拆违、街净巷洁、路平桥安、整墙修面、灯明景靓、江清水畅、城美山青“七大工程”,为城市“增颜值、提气质”。
连续两年,重庆将“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目前,重庆已出台城市管理标准202项,其中国标5项、地标17项、行标180项。《重庆市智慧城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重庆市城市综合管理手册》等标准均属国内首创。
同时,重庆在全国率先完成县级以上数字化城管平台全覆盖,并实现平台互通、数据共享。率先发布智慧城市管理指导意见,推动城管行业大数据智能化应用。
今年第三季度民调显示,市民对城市管理满意度达到93.28%,创历史新高。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Tags:
作者:Admin邮箱:1837655332@qq.com